当前位置:

非金融企业间借贷合法性认定:合同无效后果解析,利息处理与法律责任

在线配资 2025-11-20 1

<在线配资>非金融企业间借贷合法性认定:合同无效后果解析,利息处理与法律责任

非金融企业间借贷的合法性认定

最高人民《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的批复》,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通则》第74条“企业之间擅自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出借方已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予以收缴,并对借入方处以相当于利息的罚款”。各地法院基本习惯性的援用该司法解释判决非金融机构参与型企业间借贷无效,律师就司法实践传统中一概视为无效情形的法律后果梳理如下:

(一)对借贷本金的处理。

借贷本金作为无效借贷合同的标的物,应当全额返还给出借方。《》就的处理有详细的规定非金融企业间借贷合法性认定:合同无效后果解析,利息处理与法律责任,返还原物或资金,都有过错的,各自负责。

(二)对借款利息和损失的处理。

企业借贷合同违反金融法规处理_非金融企业放贷_非金融企业间借贷合法性认定

在借贷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对合同中约定的利息和利润一般不予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对借贷合同中约定的利息或利润应予收缴,并对借款人处以相当银行利息的罚款。《贷款通则》第73条规定:“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擅自发放贷款的;企业之间擅自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出借方按违规收入处以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并由中国人民银行予以取缔。” 可见,对于出借方来说其取得的利息予以收缴,同时对出借方处以所取得利息l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对借款方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而对于借入方则相当于按约定利息(被收缴)使用了一笔资金。

非金融企业间借贷的合法性认定

(三)企业间借贷无效对担保关系的影响

在企业间的借贷行为中,因借款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无效,对出借方是重大风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 “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当然,司法解释有对非金融企业间借贷融资有特殊规定的(如对存单借贷),按特殊规定处理。最近两年的司法实践中对于上述司法解释中援用已经出现重大的变化,有关非法借贷约定利息的处理和处罚办法不少情形已不适用,实践中多判无效(有的甚至对效力不做正面的评价),但多判令归还本金,且判令支付同期或者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非金融企业放贷,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约定取得的利息不再予以收缴,对另一方也不再处以相当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罚款。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问题进行的解答。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要想知道企业的借贷是否合法应当企业对借款的处理来看,比如说企业应当对借贷具有一定的担保行为等。从读者如果需要咨询法律方面的问题,欢迎到华律网进行。

行情指数
  • 上证走势
  • 深证走势
  • 创业走势

上证指数

3350.13

1.69(0.05%)

深证成指

10513.12

9.46(0.09%)

创业板指

2104.63

2.75(0.13%)

浏览器扫码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