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现状分析:历程与我国现状全解析

在线配资 2025-07-03 7

<在线配资>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现状分析:历程与我国现状全解析

衍生金融工具发展历史分析_中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现状_金融衍生工具法律监管问题研究

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现状分析   王彤+++石卓然摘要:在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后,衍生金融工具被推上风口浪尖,衍生产品市场在金融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在全世界的许多交易场所都十分活跃。本文将重点介绍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历程和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现状。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商品衍生市場金融衍生市场1 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历史衍生品根据原生资产分类,即股票衍生品、利率衍生品、汇率衍生品和商品衍生品。如果再加以细分,股票类衍生品中又包括具体的股票(股票期货、股票期权合约)和由股票组合形成的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合约等;利率类衍生品又可分为以短期存款利率为代表的利率期货、利率远期、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合约等和以长期债券利率为代表的债券期货、债券期权合约等; 外汇衍生品主要包括具有远期外汇、外汇互换等。商品类衍生品则主要指各类大宗实物商品合约。1.1商品衍生品市场发展大约13世纪,上述现货商品交易获得了广泛发展,许多国家都形成了中心交易场所、大交易市场以及无数的定期集贸市场。在现货商品交易普遍推行的基础上,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转手买卖的贸易商人,因而也出现了大宗现货批发交易。这种贸易商人和商品生产者签订的远期供货合同,由初级形式到远期合约( con-)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间,主要是合同的条款、计价方式与价格以及合同的信用等方面,经过了不断的演变和完善,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开始形成较完善的远期合约交易。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大增多,贸易量大增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现状分析:历程与我国现状全解析,仓储技术和仓库有了巨大的发展,芝加哥的粮食储运商能够储存大量粮食,因而促进了农产品的远期合约交易。1848年由82位商人发起组建了美国第一家中心交易所,即芝加哥交易所( Board of Trade),简写为CBOT。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CME)开始实行了第一笔金融期货交易—外汇期货合约的交易,它开辟了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 ),进行英镑、加拿大元、德国马克、意大利里拉、日元、瑞士法郎和墨西哥比索等币种同美元的汇率期货合约的交易。当今,全球范围内较著名的商品衍生品市场有——嘉能可、Vitol ——维托尔、 B.V.(TBBV)——托克、 ——贡沃、 ——摩科瑞等。交易的品种包括农产品、基础金属、煤炭、商品指数产品、原油、排放量、运输、气体、石油制品、塑料制品、贵金属等1.2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为适应当时日益增加的风险管理需要,金融期货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初,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出现,同时,越来越多的证券工具出现,如货币期货期权、股票指数期权、欧洲美元期货、互换期权、市政债券指数期货、奇异期权等。20世纪90年代,信用衍生品得到快速发展,以VaR为核心的市场风险度量技术和以度量违约概率为核心的信用风险度量技术也开始发展起来。2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发展2.1商品衍生品1914年梁启超在中国建立了上海机器面粉公会。公会虽然不是期货交易所,但已与现在的期货交易所非常相似。1914年,在张睿推动下,北洋政府颁布了《证券交易所法》,翌年4月,又颁布了《证券交易所法细则》。1916年,孙中山先生得知外国人要在上海滩建立交易所,他即与上海总商会长虞洽卿商量,准备建立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并上报农商部审批,以消除外国人垄断上海市场的欲望。1917年2月,农商部批准建立证券交易所,随后虞公与另一些人又积极筹办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金银交易所。从1921年5月起,上海新开办交易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迄止1921年底,仅半年时间,就有140多家交易所以新的面孔出现在上海滩。解放以后,为了打击投机商人的投机倒把行为,交易所在中国大陆完全进人停止阶段。1990年以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的商品衍生品市场又重新浮出水面,并稳步走向世界。另外,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开业,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2.2利率衍生品与发达国家相比金融衍生工具法律监管问题研究,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起步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期间也经历了巨大的波折。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建立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大胆尝试,1992 年 12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最先试点推出国债期货交易,随后北京、广州、武汉等地的交易所也纷纷推出国债期货业务。但当时期货交易规则、政府监管、风险防范都很不健全。1995 年 5 月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历时两年半的国债期货试点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5 年 5 月发布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2005 年 6 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推出了债券远期①,这标志着我国重新开启了建立规范的利率衍生品市场进程。银行间债券市场于 2006年 2 月推出了利率互换。2007 年 11 月推出了远期利率协议,合约品种日趋丰富,市场交易增长迅速,其中利率互换逐步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2.3汇率衍生品我国外汇与外汇间交易出现在1984年,中国银行此时就开始接受贸易公司、借款项目单位的委托,代理客户进行境外外汇期货、期权、互换等业务。199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远期结售汇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同年4月1日,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首先在中国银行试点。2003 年在四大银行的另外三家推行。2004年以来,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也先后获得牌照。2005年7月21日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因汇率波动加大,企业对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加大,人民币汇率衍生品的推出开始加快。在2005 年8月10 日之前,中国外汇衍生品主要包括:远期结售汇交易、外汇衍生品交易和离岸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交易(NDF)。之后,央行推出允许符合条件的主体开展远期外汇交易,并允许具有一定资格的主体开展掉期交易。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正处于趋向完善、健全和成熟的过渡时期2.4股票衍生品2004年10月18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正式推出中国股指期货,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随后也上市同类产品,新加坡交易所紧锣密鼓地计划推出中国A股股票指数期货。2006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期货大厦内挂牌。2006年10月30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正式启动。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仪式在上海举行,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商品衍生品市场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农产品、基础金属、煤炭、商品指数产品、原油、排放量、运输、气体、石油制品、塑料制品、功率、贵金属和天气。交易工具主要有远期、掉期和期权。受 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商品衍生品市场规模大幅下滑。2013 年底商品场外衍生品合约名义金额从 2009年的 2.9 万亿美元下降到 2.2 万亿美元,其峰值为 2008 年的 13.2 万亿美元。作者介绍:王彤(1992),男,汉,山西省吕梁,山西财经大学 14级(金融学)学术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金融石卓然(1990),男,汉,山西省,山西财经大学 14级(金融学)学术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全文完-

行情指数
  • 上证走势
  • 深证走势
  • 创业走势

上证指数

3350.13

1.69(0.05%)

深证成指

10513.12

9.46(0.09%)

创业板指

2104.63

2.75(0.13%)

浏览器扫码访问